page1004

清檔案的七八月(不用懷疑,五六月是0),認真想想,相當不甘願地(?)把最愛給Neil LaBute的《摯友親鄰Your Friends & Neighbors》。

Total: 5

 

 

Whit Stillman《最後迪斯可The Last Days of Disco》(1998)

手帕交推薦,視為好酒、放了好久才捨得一睹芳澤。《最後迪斯可The Last Days of Disco》是比較沒有那麼掉書袋的Whit Stillman,可是我看Whit Stillman、就是要看他大講文青幹話啊!!!連Chris Eigeman都無法發揮嘴賤功力......此乃三部曲最末。本片留住凱特貝琴薩的嬌嫩可人,但演技真的不行, Audrey Rouget出場一幕就被壓下去。小克才是本片正宗女主角,衣服都好好看,但在電影中的命運可否不要那麼一致(《怪醫豪斯》影響太深都覺得RSL是Dr.Wilson)!片頭Doctors Orders一下,雙姝穿越人群進入聖殿,交換小情小愛撩人密技,辦公室小職員黑框眼鏡、白襯衫窄裙,一件西裝外套,清麗更勝華美精緻的夜晚。小克晨跑回家,白T黑褲素著一張臉,是筆者認為最美的模樣,此生愛慕永追隨。

延伸閱讀:考古文獻出土

 

Neil LaBute《人體雕塑The Shape of Things》(2003)

It's never anything...until it's something.

一開始是為了Rachel Weis而看(據說極美),然而Paul Rudd的美貌才令人目不轉睛(無誤)!宅男大改造是一種物化男性的過程?最喜歡片頭博物館初次見面的來往交鋒,發現Rachel Weis是一個(類)女性主義者時筆者瞬間軟屌(想像中地),劇情朝著莫名其妙的方向磕磕碰碰,來到類似心機女的成果發表大會。依照創作年表反著看,Neil LaBute似乎想將首部電影中的男性復仇視角,逐步調整成較為溫和女性視角路線,但成果依然引人作嘔。很抱歉,不是我的菜。

 

Neil LaBute《摯友親鄰Your Friends & Neighbors》(1998)

Should I write "hold me" or anything like that?

筆者評價最高的Neil LaBute!雖然有一堆自以為是的男性幽默與告解(蒸氣室那段、如果電影在今日上映,一定會被METOO罵到臭頭)。但因為有Catherine Keener正氣凜然的存在,讓本片不至於失衡。這是Neil LaBute電影裡第一次出現頭腦清晰,不須男性拯救的女性角色,面對渣男前夫(Ben Stiller好適合演話癆)句句見血,面對前夫損友的言語性騷擾,錯愕之餘還是保持著理性離開現場。比起Nastassja Kinski跟Amy Brenneman只能依附他者、困惑不知自我需求的(欠罵)女性,Catherine Keener太帥了。值得一提,Neil LaBute試圖反轉老班底Aaron Eckhart在一鳴驚人處女作中工於心計的設定,在本片中飾演一位愛妻懵傻的不舉者。最渣的角色改由Jason Patric代替。三男三女,結構完整,玩弄語言與權力於股掌之間,也算是恰如其分。最終結局讓人忍不住破口大罵,又大呼過癮。是雙月我印象最深刻的電影,若對Neil LaBute有點興趣(建議是半點都不要),看這部就好。

 

Neil LaBute《惡男日記In the Company of Men》(1997)

1997 Sundance Film Festival Filmmakers Trophy Dramatic

Working in a company of men, and they still want their mommies to clean up their potties.
Chad與Howard頂樓咒罵屁孩同事。這句話可能是電影名稱來源?

政治不正確之如坐針氈。《惡男日記In the Company of Men》(1997)完全是筆者討厭的類型片(碎嘴的白領階級男性物種,我還看得不夠多嗎?)。很少看到一部如此崇拜陽剛的電影;儘管架構清晰,片尾反轉高潮,但因為本片少數的女性角色屬於失語、無話語權的範疇。觀者只能同情,無法期待角色為自己挺身而出。一面倒的傾向讓人背脊發涼地不適。當年票房大放異彩,恐怕是、符合千禧年末時代焦慮氛圍之故。

還是感謝手帕交,Neil LaBute三部曲(?)完食、終結封印。此生不追。

補註:
Ante(v)(n) (下)賭注。
batty(a) 神經錯亂的。Chad第一次遇到Christine時驚呼怎麼能戴耳機打字時用的字眼。
simmering(a) 易怒的。

延伸閱讀:[日舞] [獨立] In the Company of Men (1997)

 

Jordan Peele《不!Nope》(2022)

“我必將可憎污穢之物拋在你身上,辱沒你,為眾目所觀。I will cast abominable filth upon you, make you vile, and make you a spectacle.”- Nahum 3:6

筆者這幾年養成了「只要是Jordan Peele就去院線看」的習慣,百老匯影城,三人包場,第一排是電動椅好讚。
《不!Nope》從聖經經文謹慎出發,電視節目之鄉野奇談,好萊塢啟(剝)用(削)動物演員史,留在家鄉的與逃離家鄉的孩子。用每一匹馬的名字劃開段落(Ghost翻譯為「魔鬼」欠佳)。壞奇蹟(Bad miracle)是否等同奇觀(a spectacle)與神的考驗?馬非馬,父不父,子不子,這裡可能沒有神(Godless)。牛鬼蛇神總在鄉間出沒,不會動的雲,亞伯拉罕獻以撒為祭,此龐然大物以馬為祭。「Jean Jacket本來是我學習的坐騎,結果被送去片場。」Jean Jacket後來怎麼了?兄妹倆默契十足將龐然大物稱作Jean Jacket:是愧疚心作祟的補償?你知我知,真相只要一解釋(一回頭),就會變成鹽柱,灰飛煙滅。

這不是Jordan Peele第一次在作品中安置有意義的符碼,在《不!Nope》裡符碼更是無所遁形;舉目皆是隱喻,低頭仍是印記。刻意的斷裂與銜接,習慣從電影敘事獲得線索的觀眾,就算看見了,反而擔心是否超譯。一路迷懵夢寐直到電影結束(]我想這是為什麼、許多影迷在FB留言表達不滿)。譬如亞裔童星出身的遊樂場主人小朱,想藉由控制新的怪物,修補幼年創傷記憶:那或許可能與Gordy神交理解的體驗,被硬生生切斷了。「有些生物你就是無法馴服他」老爹說。怪物與動物與馬,都是他們自己,要如何「馴服」豁達成「協議」,絕不是一場討好的餵食SHOW可以扭轉的。單線條粗暴的權力邏輯讓人想到中國(對,都跟中國有關),畢竟中國人都覺得自己是chosen one(也沒錯啦一胎化)。這一切看起來就像是在諷刺當今政治,可怎麼試圖解釋都會有拗超硬的尷尬,平舖直述解釋卻又直白無聊了。最後那龐然大物變成了花蕊般層層開放,像是水母。OJ慢慢騎著馬拉著繩,像是已馴服。直到(我們以為)被吞噬。最後再次現身(浴火鳳凰?),煙霧中彷彿傳說中的KKK。《啟示錄Revelation》第六章裡的四大活物,坐騎依序是:白馬、紅馬、黑馬、灰馬。電影以動物的名字分章節,依序是:Ghost、Clover、Gordy、Lucky以及毀滅者Jean Jacket。好了,我知道再怎麼爬梳都是徒然;the answer is probably nope! but I'm justsay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halleb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