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連續兩部片都有Elisabeth Moss(抖)。最愛《我們》,不過Paolo Sorrentino的《青春》能維持《絕美之城》的力道,令人讚嘆。

Total: 5

 

 

Alex Ross Perry《當我需要你的時候Queen of Earth》(2015)

好姊妹在假期產生嫌隙的故事。很期待Alex Ross Perry與Elisabeth Moss的合作,沒想到蠻無聊的。應該說,故事不優,單靠兩位女主角撐起整部電影;近年小紅的Katherine Waterston鋒芒沒有被起乩的Elisabeth Moss蓋過,演技旗鼓相當,是本片唯一看點(but why would anyone...)。豆瓣短評將此片與《假面》相提並論也太那個了吧!

筆者最喜歡的Alex Ross Perry還是The Color Wheel (2011)

延伸閱讀:女神殿硬擠牙膏式短評

 

[Cannes]Paolo Sorrentino《青春Youth》(2015)

Intelletuals have no taste. 知識分子毫無品味。

We are all just extras. 我們只是剩餘。

You said emotions are overrated. But that's bullshit. Emotions are all we got. 你說感性言過其實,這根本狗屎。情感是我們僅有的。

文青式的孤獨,垂垂老矣時依舊:從心所欲,不踰矩;兩男在溫泉裡坐看選美小姐緩緩步入水池,安歇趴在流水平台處,是不踰矩的最佳詮釋了。本片兩幕,一是作曲家草原上指揮牛群,一是導演草原上對所有自己攝影機下的女主角們致意,是Paolo Sorrentino主旋律至尊:極致的華麗排場,可意蘊淵遠流長,總讓觀眾深受感動。

好友意外的死亡點醒了作曲家,他的醫生說他一點病也沒有,順著籠中鳥,他往外看見了青春洋溢的按摩女孩,對他露出微笑,忍不住溼了眼眶。之後他揚帆到了自己的密室,對著衰老失智的妻子說出這句話:

They must never know, that you and I, despite everything, like to think of ourselves, as a simple song.

比起《絕美之城》的驚為天人,《青春》相對和緩了許多。一貫對青春才華的回眸,Paolo Sorrentino的風格在電影圈中獨樹一格,可續航上部傑作的感時傷懷,展示肉體衰老的無奈與質問藝術是否永恆無價的大哉問,觀影後是長嘆一口氣的滿足。好的電影就該如此,希望Paolo Sorrentino繼續保持。

延伸閱讀:我看過的《絕美之城》及《家庭朋友》

 

賈木許Jim Jarmusch《天堂陌影Stranger Than Paradise》(1984)

我知道這部片是很多人的夢幻逸品、經典摯愛;沒有人不被說走就走的瀟灑愜意吸引,那是懷舊年代友情的樣貌:信手開車兜風就到了下一個城市,一句話就跑到天涯海角。結交朋友很簡單,一罐啤酒就是兄弟。我喜歡Eva笑笑收下表哥送的洋裝,轉身把它丟到垃圾桶。不喜歡電視餐還是皺著眉一起吃完。最後三人一直鬼打牆遇不到是賈木許式的喜劇呈現,某種程度也宣告純真年代不長久,稍縱即逝。

 

人生如戲Life Itself (2014)

私人情感上來說滿分,實際上必須承認平舖直述的普通。

若學生時代長期收看訂閱時代(TIMES)雜誌,一定會對時代雜誌專職影評人Richard Corliss有印象:Corliss影評理性客觀,個人褒貶隱晦(細細翻找才能發現其中包藏的好惡),是Roger Ebert的對照組;Ebert的影評風格承繼新聞業養成的優雅抒情文評論力道,以及他一向尊崇的人道主義:因此,他極力抗拒如《人形蜈蚣》、《The Brown Bunny》(與Vincent Gallo坎城影展口水戰如此精彩本片卻隻字未提)之露骨場景,也曾說出:我看得出Isabella Rossellini在《藍絲絨》受虐的場景裡極度不舒服,電影反映真實,但不需要原樣重現。這就是Ebert的特點所在,他和演員導演成為莫逆之交,Corliss說:為求客觀,我遠離參與電影製作的人們。

縱使Ebert與Siskel從1986年開始主持的影評電視節目,是讓影評世俗化與廣告商業化的濫觴(被Corliss嚴厲批判),但你知道這兩個怪人是真心在為電影辯論及大吵,並不在乎片商:關掉攝影機,他們爭執依舊。Ebert大學畢業即在芝加哥《太陽報》深耕,獲得普立茲獎依然忠心耿耿不跳槽;Siskel是死對頭芝加哥《論壇報》影評執筆,曾經被花花公子收養(?)。他們恨透對方,完全不想被彼此說服,講不過對方會找機會報復。精彩可期,觀眾買帳。和解要到Siskel死後,Ebert終於承認Siskel是少數與他旗鼓相當的影評,「而我也必須承認,某些時刻是我想念的,譬如有一次在波士頓,我們在餐廳用完長長的晚餐。」Ebert在寫給Siskel遺孀的長信裡這樣說。如果當時少一點銳氣,其實我們深愛彼此。He's an asshole. But he's my asshole.

如果對本片有什麼感想,就是那句「想成為更好的人之類的」:

你還記得你說過,想成為更好的人嗎?

「其實Ebert並不是那麼好的人」好友對著螢幕說。

「我出生在電影裡,也不知道怎麼進去的,但電影總帶給我驚喜。」

還是喜歡芝加哥戲院,一手買票一手爆米花,螢幕配置適中,每一個位置皆可舒服觀賞(不用特別挑位置),在同一個片段全場觀眾發笑(而不是有人大聲講劇情,手機沒關大方接)。

「回想起來,感謝各位陪我一段,我在電影院與你們相見。」離世前一天,Ebert在Twitter如此說。

人是不可能成為什麼更好的人的,這樣也很好。

爬梳資料,Richard Corliss於2015年辭世,世界上重量級影評人接連離我們遠去。

I see you at the movies.

 

Jordan Peele《我們Us》(2019)

影評在此。因為很喜歡、篇幅越寫越長所以單獨發了一篇。除了各種按圖索驥的指引迷興,本質上是一部警告小孩不要亂跑的宣導片(大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halleb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