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愛兄弟於學校操場談心時,啦啦隊員在空中飛舞的畫面。絕對是影史經典。
2016年十二月,開始對一整年佳片進行大掃除;而且通常年底好片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取捨之間考驗觀眾的運氣。十二月看的四部電影,若分別放到其他月份,應該都會變成最愛(。才怪);但若放在一起只能選擇一部,那會是尤沃金提爾的《記憶乍響Lounder Than Bombs》。
Total: 4
[Cannes]Xavier Dolan《不過就是世界末日Juste la fin du monde》(2016) C
2016坎城影展 評審團大獎
奪光炫目的卡司也救不了Dolan
以我們的交情與年紀,小羅實在不該在這一個簡單的動作裡,流露出那樣駭人的震驚-我一點沒有要嚇他的意思。電到他的不是性,事更深層的東西。我馬上知道了,也馬上悲哀。姑且稱之為親密與性的某種殘障-這種東西,是肉眼看不到的-即使透過好整以暇的性交,也未必會顯影。是什麼情境會觸發雙方的交流與領悟-發現這種無以名之的殘缺與異常,這是無法預知與策畫的。它要來就來,說走就走。小羅把手放在我額頭的瞬間,那種時刻,一閃而過。-張亦絢《永別書》
失語症(Aphasia)、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語無倫次(Incoherence),話不由衷,回憶太巨大,因此顧左右而言他。講禮拜天的出遊、講生活瑣事,甚至結巴。因為無法不說,所以避開核心,繞著轉圈圈。繞乏了,就進行激烈毫無意義的爭吵(網友云:不知道在吵什麼。),生不明所以的氣。
有沒有這種可能,如《永別書》所說,在片首餐桌上的雜談,突如其來緩慢的動作與背景音樂中,對視的兩人,話說不清楚的Catherine用肉眼就看到了Louis的秘密;她的眼神突然驚恐、之後節制。「請不要跟我說,」Catherine說,「這跟我沒關係,你去跟你的家人說。」
把家庭悲劇用保鮮膜層層覆蓋之後,是核;核是巨大的刺,保羅說,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there was given me a thorn in my flesh);那Knipper一家都被釘在十字架上,期待12年回來一次的救世主Louis可以讓他們得到永生(「你應該要鼓勵他們!還他們本來應有的權利!」母親說)。他們沒想到救世主的肉體也是會痛的,又或者,他們知道那很痛,但為了可以自我解脫,選擇冷漠以對。對Louis來說,這就是世界末日了。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邊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阿飛正傳》
Dolan愛王家衛全世界都知道。《不過就是世界末日Juste la fin du monde》片尾有一隻從時鐘(《阿飛正傳》裡也有很多時鐘)裡飛出的小鳥,感覺是對《阿飛正傳》的致敬。多數人都最難忘《阿飛正傳》那場時鐘戲,這一分鐘我和你在一起,這分鐘你改變不了,裡頭有一種對時間掌握的焦慮。
在窒息的基調中,只有三幕稍稍令人解脫:Louis回想起被父親舉起,在草原奔跑,母親揚起的花裙擺;年少的愛人,在2016 Pantone主色系-玫瑰石英粉紅X寧靜粉藍夕陽的窗戶上留下掌痕;真相似乎要大白,Louis得知愛人死去,站在庭院發抖著抽菸,兄妹期待真相渴望的神情(那是一個視角帶過所有角色的連續搖鏡特寫鏡頭)。之後,電影在反高潮中畫下休止符。劇情推展緩慢,大量的對話彷彿心理治療的臨床診斷,但Dolan可能就是想拍出這樣末日般的東西吧!
延伸閱讀:很喜歡的片頭歌曲
[威尼斯Venezia]Tom Ford《夜行動物Nocturnal Animals》(2016) B
事隔七年,Tom Ford再次執導的《夜行動物Nocturnal Animals》終於打中筆者;不喜歡Tom Ford前作《摯愛無盡A Single Man》的各種矯情仿效學舌,這次《夜行動物Nocturnal Animals》裡加入了現實X小說雙文本元素,Tom Ford開始懂得含蓄嘲諷及暗喻的敘事,配合Amy Adams令人折服的美貌及演技,脫離了王家衛(咦?),Tom Ford終於海闊天空。
醜惡之美,The Beautiful and the Grotesque.《夜行動物Nocturnal Animals》開場即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人體藝術:體態豐腴的女郎全身赤裸,在觀眾面前挑逗地舞動,頭戴美國國旗帽、揮舞美國國旗。除了影像,還有人體實物展。Tom Ford用層層堆積的脂肪,嘲諷美國價值:美國夢,紙醉金迷,向下沉淪,有腐敗的氣味。同時,在女性主義者強(氾)調(濫)掌握自己身體主權的時代,那女體卻也是無以倫比的美麗。這樣光譜兩端的對比,炸開了Tom Ford作品的格局。
紅髮AA好適合土色唇妝♥♥
豐乳肥臀,Tom Ford在電影中大量強調的意象。一如Susan暗紅如血辦公室牆上那幅迷濛眼神望著觀者的畫,碩大的臀部是關鍵。那是John Currin的艷俗新古典主義畫作。AA也一改以往在電影中清純纖細的模樣,長成了胸是胸,臀是臀的成熟女體。
小說中死去的母女vs現實生活中的女兒
碩大的臀部,重複著Tom Ford所強調的沉淪美國。又、以臀部示人,把身體最脆弱的部分展現在對方面前(一如展覽上趴在展區的女體),是最容易被攻擊的姿勢。暗示危險隨時都會降臨。
在電影中看到Jena Malone是可貴的驚喜
AA美麗如往日情懷
畢竟是服裝設計師,用妝容的改變顯示心境隨著年齡增長的轉換也是小菜一碟。剛開始認識Edward時,因懷抱著藝術家夢想(我是一個藝術家。),Susan綻放盎然如小鹿般的生命力及朝氣;隨著年歲增長、與現實妥協,Susan成為冷酷美艷的藝術策展人。雖然沒有變成藝術家,但也仍在藝術圈做事。在外人的眼中是功成名就的專業人士。
那為何、讀到Edward的小說初稿,會給Susan帶來那麼大的震撼呢?
很簡單,因為她是什麼都想要的婊子(蓋章)。但Susan不是我們討厭的那種婊子,而是在馬齒徒長後,讓妳心有戚戚焉的婊子。
「妳曾想過自己的人生變成自己不想要的樣子嗎?」在某次對話裡Susan如是說。如果從來一次,她會再次傷害Edward嗎?如果可以重新來過,她應該就不會跟自己料事如神的母親賭氣。
Don't do this. He's too weak for you. The things you love about him now are the things you will hate. We all eventually turn into our mothers. Just wait.
拜託妳不要感情用事:他對妳來說、太懦弱了。妳現在欣賞他的部分,多年之後會成為你厭倦他的理由。我知道妳現在恨我,但親愛的,我們是同一個模子出來的,我太了解妳了;所有的女兒最後都將成為自己的母親。等著瞧吧!
聽媽媽的話,不要嫁給他。這世界上所有的女兒都反骨,聽到這種話,絕對是反其道而行。
Susan及Edward久別重逢,爬梳過往學生時期記憶,懷舊催情;兩個人才發現都暗戀彼此。而且都成了追夢人,一拍即合是必然。骨子裡厭惡母親的世故嘴臉,Susan一輩子想逃離母親,然而自己最後不但成為了母親,還做了比母親更傷人的事情。在文學及心理學的母女角力關係裡,「比母親更母親」具有悲劇的現實性。
I really wanna to be this person that you thought I was.
我真的很想變成你心目中的模樣。但很遺憾,你對我來說,真的太懦弱了。做著圖書館員的工作,寫著不可能出版的小說。為什麼不去申請教職求安穩?已錯過當小說家的機運,悶著頭一直寫也只是自己騙自己罷了。
逐漸放棄當藝術家的Susan及堅持小說家道路的Edward,以往美好的特質在現實的照妖鏡下顯得不合時宜。愛情被殘酷地磨損,Susan移情別戀,愛上成功的藝術圈人士,拋棄Edward,甚至墮掉了他的孩子。但當筆者看到雨中渾身溼透的Edward,竟然沒有什麼憐惜的感覺。這就是現實阿先生!沒有成功怎能一直留住佳人的芳心(可見台灣女生真的全世界難搞婊子之巔,相較之下外國妹子比較重感覺。才怪)。
When you love someone you have to be careful with it, you might never get it again.
當你愛一個人,就會去努力爭取,不會半途而廢,你會小心對待這份感情,因為愛有可能永遠不會重來。
Edward的小說是復仇,他想用小說讓Susan對過往感到愧疚;小說裡謎樣的長髮男人就是Susan,恣意妄為,強暴他人不承認/不感到在乎。親手殺死了小說裡的女兒,現實生活中也墮掉了兩人愛的結晶。當長髮男拿著槍指著小說裡的男主角,大喊you are weak! 的時候,裸身的Susan跟著沉入浴缸水中。小說世界與現實世界界線模糊融合,很美的一幕。
不知道最後到底有沒有墮胎成功而長成的甜姐兒/抑或是和第二任老公所生的美人胚子
筆者不懂Susan的掙扎與難過,寫一本小說畢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復仇行動(而且真的寫得不怎麼樣啊,哈哈)。可能、Puppy Love終究令人難忘,Susan懷念Edward談論夢想時閃亮的眼神,兩人一起打拼的契合。他的懦弱是她所理解的柔情。事實上,她就像所有女人一樣,想要的不只是Edward一人,她想要的,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而且永遠也不會知道(但一如伍迪艾倫所說,她知道什麼是她不想要的)。女人終其一生就是在追求不存在的男人物種。
「你為何如此癡迷於寫作?」「可能是為了保留回憶吧,為了留住那些終將消逝的東西。如果我都記錄下來,那麼、它就能永垂不朽了。」
但還是、很喜歡Susan主動傳郵件給Edward:你寫得真好,我們來見面吧。她穿了深綠色洋裝,抿掉了過於深邃的口紅:她希望他看到清秀如昔的自己。可回不去了,Edward沒赴約,她掉下了眼淚。但那應該是輕鬆的眼淚吧,這種小傷她總是可以很快就好的。Susan還是走在時代的前頭,一切都會沒事的;她是郝思嘉,也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知道什麼是自己不想要的。她總是、只想到她自己。
延伸閱讀:Tom Ford拍片是一種打工的概念
[奧斯卡][威尼斯Venezia]Damien Chazelle《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2016) --
我不是很想評論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被無限放大、推崇成巨大的形狀。當然音樂是好聽的,畢竟那是Damien Chazelle一直以來最重視的主軸。看Damien Chazelle從爵士紀錄片Guy and Madeline on a Park Bench (2009)一路爬到今天的位置,且電影內容主軸始終如一,還是令人感動。但某種程度來說,Damien Chazelle也成為像Sebastian那樣,為了成功迎合主流的人了。
當然,任何對夢想有憧憬的人都會對Mia那場獨白試鏡有所共鳴。舊情人重逢,結尾如夢境般的華爾滋協奏曲娓娓道出人生的另一種可能。但人生若有重新來過的按鈕,想必他們兩個人都是不會按的。
延伸閱讀:多種媒材的對話與可能性
[Cannes]尤沃金提爾Joachim Trier《記憶乍響Louder Than Bombs》(2016) A
「比爆炸更響亮的,是過於喧囂的秘密。」「是我們保護了秘密,還是秘密保護了我們?」
死亡,何時悄悄進入Isabelle心中?在心理學臨床實驗裡,有一種人,必須透過殺掉別人或自殺才能獲得治癒。《記憶乍響Louder Than Bombs》開宗明義揭示一場死亡-母親的死亡,不僅僅是母親,還是一個光芒耀眼的戰地攝影師。出生入死,拍攝死亡的瞬間。在某個漆黑的晚上,鬆開了握住方向盤的手,玻璃如雪片般飛來。比炸彈還響,Louder Than Bombs.
很少看到雨蓓在電影裡露出如此溫暖的微笑,因為在和電影裡的兒子玩捉迷藏遊戲的緣故。
「家人,妳愛他們,他們也愛妳。當我從戰地返家時,他們都很開心。但過了一陣子之後.我總感覺綁手綁腳;我的出現妨礙他們的日常生活,並不是他們不希望妳在場,而是他們不需要妳。」不是他們需要我,而是我需要他們。身處於隨時有生命危險的環境中,Isabelle需要時間轉換家庭以及在工作上的心境。漸漸地,那個裂縫越來越大。她越想放棄拍攝回歸家庭,就越期待到異域工作。
對外宣稱是一場意外,攝影夥伴Richard對丈夫Gene聲稱,將在逝世周年的攝影展前,發表文章感念Isabelle,並說明死亡真相。全家只剩小兒子Conrad還不知情,在攝影展前夕,Gene及大兒子Jonah將找出和Conrad解釋母親之死的時機。讓破碎之家不至於更加分崩離析。
與死亡相對照的,是出生。片頭用Jonah喜獲麟兒,映襯母親死亡之重。而和死亡與出生都相關的,是少年維特煩惱般的疏離。Conrad的遺世獨立,替生與死、父親與哥哥的慾望,劃下了強烈的反面連結。Conrad的孤獨具有感染力,他用自己的方式思念著母親;性格也一如母親,在未知真相前,搖搖欲墜走在連界邊緣。可他卻又是、電影中最重要的核心角色。一如那首他寫下,青澀卻完美無比的詩:
我瘋了嗎?/竟想放火燒瑪莉詠威金森的頭髮?/燒焦的頭髮氣味總是無比難聞/
在1999年 有三個也叫Conrad的男孩誕生/我使用8張衛生紙 有時12張/不知道其他人比我用的多還是少/如果將溫暖羊毛襪算進去 我有14雙襪子/我有14件內褲/20件T-Shirt 21本書 108本漫畫/16張CD 電腦存放121部電影/
媽媽死亡於車禍後 爸爸和我前往埃及旅行/肯尼斯甚至不知道埃及在非洲/我喜歡短而真實的影片/必須是真實的/雞皮疙瘩是真實的/我不喜歡有人試著裝幽默/
我看到一個女人穿媽媽的綠色毛衣/爸說那不可能是她的毛衣/他沒將她的衣服捐給救世軍/就是不想在這種情況見到她的衣服/我記得媽媽穿著那件毛衣擁抱我/我感到渾身僵硬 好像我不希望她擁抱我/但我真心希望她給我一個擁抱/
我扮演的角色有米查塔 歐爾賽克 格瑞姆加許 基爾茲/林迪亞是高階精靈/我扮演她玩到41關 但我更喜歡扮演暗夜之刃/我戰鬥力最持久的一次是布萊恩巴圖 他幾乎是.../我們曾經停留倫敦/那是我闖最多關卡的一天/
有時戴耳機時 我覺得呼吸太大聲/我便停止/但重新開始時 呼吸聲會變更大/約拿讓我想起媽媽/他個子小但超級聰明/他笑起來 臉看起來怪怪的/但是好的怪/我會把綠色的M&M留到最後吃/一開始是因為我不喜歡它們/現在我喜歡它們/紅色的最好吃/
爸爸無所不在/當我轉身 他就在那裡/我能憋氣一分鐘/你死後身體立刻開始腐爛/在水裡腐爛比在空氣中快兩倍/如果下葬 腐爛速度會慢四倍/如果天氣冷 速度會更慢/在熱帶地區 一具屍體不到一天就會腐爛/
有時我希望自己有分身/媽媽曾經向我展示替照片換新的框 就能改變它的含意/它對我有深遠的影響/媽媽是有史以來最棒的一位攝影師/維基百科也如此說/我知道我懂法文/當我和媽媽在法國 我就能理解/在學校卻不行/聽和說一定由大腦不同區域掌管/
人死後 腦細胞幾分鐘內就會死亡/但皮膚細胞需要24小時 且能繼續在實驗室生長/人們說死後頭髮與指甲仍會生長 但並非如此/是因為皮膚萎縮 才會看起來如此/
在夢中 我和爸爸重返幼稚園/我跟他傾訴 他好像能理解/他看著我說著事情/但當我要他別說 他就會停止/
有些時候當我隱形時 我便能為所欲為/我必須小心別失去這個能力/當媽媽在伊拉克 家裡總是有椰棗/我9歲時 在媽媽的東西中發現一枚子彈/我吞下它/或許它還在我身體裡/
爸爸今天跟蹤我 就像媽媽剛死時那樣/我覺得應該要做一些重要的事 所以我讓他看見我探訪媽媽的墳墓 但我卻遍尋不著/我便隨便在別人的墳上倒下
Conrad印出了自己寫的長詩,決定交給心儀的女孩。女孩在舞會那天喝醉了。當天稍早,Conrad在超市看到了母親死亡的真相。他執意參加舞會,喝了很多酒。看到了落單的女孩。女孩說她手受傷,無法參加啦啦隊比賽,「有人頂替我的位置了。」再怎麼有實力,一不小心就會被取代。她要Conrad陪自己走回家。路上她躲在別人車子後面尿尿。尿沿著車底慢慢流向Conrad腳邊,Conrad閃開了,任由那流過腳邊.流下了眼淚。
這是電影史上最離奇美好的畫面了。
He could still, many years from now, recall the scene in all its detail. The lock of hair she placed behind her ear. The way the washing label stuck out from the neck of her tanktop. The streetlights that went out as they passed Kevin Anderson's house. That strangely familiar smell of damp earth that he couldn't quite place.
多年之後/他仍能回想起這一幕的所有細節/她小心翼翼塞在耳後的一綹頭髮/洗滌標籤伸出她背心領圈的方式......
經過漫漫長夜,馬路筆直的散步,早熟的Conrad彷彿被治癒。女孩讀過了他的長詩,儘管以為是抄來的。他知道女孩黎明前的邀約不可能成真,但那一秒,女孩是真心想和他共度學校午餐。這樣就已足夠。
「我看的到,我知道她的狀況。我也在家。和我講話有這麼困難嗎?」「不,是我。我也有問題。」「我沒事了,你應該去看哥哥。」
媽媽回來參加自己的展覽 但她帶了一個嬰兒來/當我還小時 我覺得她應該要這樣做 把他們(戰火國家裡的小孩)帶回來/但這是Jonah的小孩/我和爸爸很好奇 因為我們還沒見過她/嬰兒是一個年邁的老男人/但一點都不奇怪 因為他就是Jonah的小孩/身為嬰兒 他無法言語 但人很好 我知道他很喜歡我/我記得我們都好驕傲 以她是我們母親為傲/
送哥哥回家的車程上,母親回來了,坐在Conrad旁邊。Conrad一如往常靠在母親的肩頭。永遠是母親珍愛的小兒子。
喜歡純熟交換視角的敘事方式,美好的攝影,文學質感的熬夜散步與思念母親的眼淚(誰不愛Conrad!傑西艾森柏格完全被比下去),完整的情感敘事,完美的電影。
延伸閱讀:雨蓓可以很久不眨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