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歡的The Final Girls,這場戲是筆者淚奔的瞬間。列入2015十大影單。
一個月的看片量實在不多,把兩個月的心得集中在一起寫。
Total: 7
Benoît Jacquot《三心兩意3 Coeurs》(2014) C-
因為夏綠蒂及丹妮芙的關係才看的,沒想到是導演Benoît Jacquot(周星星翻譯:本努瓦賈寇)的作品。這部真的好難看阿!
男主角出差,到快要打烊的小鎮餐廳點了一瓶礦泉水。會截這張圖完全是因為、這個場景跟法國亞維儂晚上的餐廳好像阿(廢話)!
完全因為懷念法國蜜月旅行截的圖x2 好像亞維儂的街道啊!
男主角與夏綠蒂在小鎮相遇,一邊散步一邊度過了漫漫長夜。看日出。送夏綠蒂搭車的時候,男主角約了一個時間在巴黎見面。卻因為一時心臟病發作無法赴約。因為一連串無法說明的巧合,他最後娶了夏綠蒂的姊姊(恰拉馬斯楚安尼,以下簡稱恰拉。)
夏綠蒂發現姊夫是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的男人、那個邀自己去沙漠旅行的男人。
夏綠蒂在男主角失約後就和男友跑去美國創業,平常只有和姊姊視訊。男主角一天因為好奇點開視訊畫面,發現老婆的妹妹是一見鍾情的女孩,從此生活不再平靜,恐懼面對真相的那天。婚禮當天喝得爛醉,老婆到房間打開燈光介紹妹妹給他認識,有如犯人被強光逼供般,那種難堪實在難以言喻。
夏綠蒂用遺憾的眼神看著男主角。
喜歡夏綠蒂這張開門的畫面。法國女人的本事就是可以把黑內衣與白襯衫穿得優雅。
趁媽媽大壽開趴,兩個人忍不住跑到儲藏室偷情。開始不倫的戀情。電影裡男主角完全沒有顧忌,常常暴衝;夏綠蒂則是非常擔心姊姊知道:「我愛我姊,如果姊姊知道了我們的事,我寧願死。」
在丹妮芙面前抽菸沒有關係。
丹妮芙發現女兒有異狀,隱約知道什麼。
男朋友從美國追回來,質問夏綠蒂是不是愛上了什麼人。夏綠蒂這邊崩潰的演技是本片唯一的看點。
最後男主角受不了心理的煎熬,在家中椅子上心臟病發死了。死前的最後一通電話是打給夏綠蒂的,接起來的人是恰拉。
心得:典型的法國片,不知所云的激情狂愛(男人真是亂七八糟的生物),賈寇退步好多阿!
驚叫少女The Final Girls (2015) B+
12月看了兩部Taissa Farmiga,Duplass兄弟製作的6 Years和The Final Girls。
6 Years非常難看,看了十分鐘就刪除了。
不過Taissa Farmiga真的好可愛。喜歡這張刷牙照。
Taissa Farmiga在幼稚園實習,希望成為正式的幼稚園老師。我是老師。
Taissa Farmiga飾演的Max和媽媽Amanda一起開車回家。Amanda剛結束一場試鏡,和女兒抱怨所有的試鏡都只在乎她曾是Nancy-Amanda以Nancy奠定80年代尖叫皇后的地位。但在演藝圈的發展也因此受限。Max邊聽媽媽抱怨邊碎念母親不切實際:「很多帳單要繳阿~不要花錢亂買東西惹。」Amanda不理女兒:「我那個天真無邪的女兒在哪?」扭開收音機音量,廣播電台正播著母女的主題曲-Kim Carnes的Bette Davis Eyes。母女搖擺合唱之際,Max把咖啡打翻在母親的試鏡照片上,Amanda驚聲大叫,沒看前方,一陣打滑,車子就摔了出去。
三年後,Max的同學邀請她參加媽媽忌日的電影放映。沒想到電影院突然失火,一票同學竟然陰錯陽差跑到電影裡面了。
上了電影中的車子,Max轉頭就看到媽媽。
Max和"Nancy"成為姊妹淘,因為恐怖電影中的定律:破處即引來殺機,大家超努力讓電影中的角色不上床XD。因為大家都看過電影很多次,知道電影的走向如何。討論如果要活著出去,就要照著電影的劇本演:只有處女才能幹掉殺人魔王。Max和媽媽(片中是處女)成為唯二的選擇。
但在最後的緊要關頭,Nancy捨棄的自己的性命,希望受傷的Max可以完成任務。「只能有一個人可以救大家。」「我希望妳可以跟我一起回去。我們可以一起唱Bette Davis Eyes。我真的很想我媽,我一直沒有機會對她說我愛她。」「她知道的。你說的沒錯,我是個電影明星(I am a movie star.)。」Nancy走出兩人躲藏的小屋,開始依著Bette Davis Eyes跳熱舞,吸引殺人魔。但這隻死亡之舞,是跳給Max看的(本篇網誌首圖)。
成功殺死大魔王,帶大家回去真實世界。大家躺在醫院裡,慶幸一個都沒少。然後發現身處於原著電影的續集(sequel)裡!!
The Final Girls不是那種典型的恐怖片,親情永遠比愛情更賺人血淚;劇中劇的穿越是老梗,但情節搞笑不無聊。這絕對會是一部可以在金馬奇幻影展播放的互動式Cult恐怖片。
Guillermo del Toro《腥紅山莊Crimson Peak》(2015) D+
姊妹淘大力吐槽的電影。果真相當難看。(因此心得也很隨便...)
抖森和潔西卡飾演的兄妹檔為了抖森愚蠢的創業夢想,長期詐騙有錢女子。沒想到這次挑的女孩Edith(Mia Wasikowska)-一位家境富裕﹑母親早逝的言情小說家,讓抖森動了真心。還和她發生了性行為,讓潔西卡非常不爽。
潔西卡飾演的Lucille是本片唯一亮點!超美的。
Edith發現了兄妹倆的秘密,也發現兄妹倆長期亂倫。當初就是因為亂倫被發現才殺死媽媽。屋子裡有媽媽的鬼魂,也有他們亂倫小孩的鬼魂。因為是Guillermo del Toro的電影,鬼魂特效都做得很OVER。
最後死掉的抖森還救了Edith一命。
本來以為兄妹檔是不死妖精之類的,沒想到竟然沒解釋,疑似就一般人(?)。看到最後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對這部片不該抱有任何期待。
Quentin Dupieux《不真實的荒謬Réalité》(2014) B
2014 威尼斯影展 / 2016 台北電影節TFF
汪汪室友推薦:2015年最佳電影。Quentin Dupieux的風格真是太詭異了(依然看不懂)!儼然建立起茵地小教主詭譎的美學。
好久不見的Élodie Bouchez啊!!但筆者還是最愛Roxane Mesquida。
電影的主軸攸關兩個導演:一個已經拍完電影,請製片老大鮑勃看一遍(過程中鮑勃一直碎念)。電影劇情是一個爸爸開槍殺死了一隻野豬,女兒在野豬的內臟裡發現了一盒錄影帶。一位是素人傑森想拍恐怖電影,找上鮑勃,講出一個「大家走在路上聽到魔音穿腦的聲音然後耳朵冒血死掉」之爛想法。鮑勃拍手叫好,決定贊助他:前提是要傑森在48小時內找到全世界最完美的尖叫。
同時在電視直播的現場,主持人發現自己身上奇癢無比,無法主持。奇怪的是身上沒有任何紅腫。去看醫生醫生說他沒事:「是你的腦子在癢。」主持人非常生氣。
最後發現這三個故事都連結在一起,變成故事中的故事中的故事。看Quentin Dupieux的電影還是當作自己的腦子發癢好了。
Lenny Abrahamson《不存在的房間Room》(2015) B-
Goodbye Room.
電影前三分之一因為都在封閉的「房間」中,情節緊湊;但母子逃脫後的那三分之二的落差相當大。我覺得這是一部「可以看」,但並非筆者所好的電影。
飾演Jack的小童星Jacob Tremblay是近期筆者看過最討人喜歡的小男孩了(螢幕上和私底下皆然),他的清秀可人襯托不理演技:若非此一小甜心,不理絕對無法受到佳評如潮的影評青睞。
本片最令我感動的是在綁架事件平息、母子生活安穩下來之後,Jack提議想回去「房間」看看-那個他從出生到擁有個人意識的地方。他走入已經殘破不堪的鐵皮空間,輕撫空間中每一件他認為對他有意義的物件,和它們說再見。電影到此也接近尾聲。看到他人在影像中的苦難,只能暗自祈禱現實世界不要有這種事情發生。遺憾的是,駭人聽聞的綁架囚禁事件持續在現實生活中上演。
::普妹的復仇::
#史上最容易讓人遺忘之奧斯卡影后
「我已經演戲十幾年了。」不理拉森這樣說。
是的,不理拉森小童星出身,一路默默無名。默默無名到她跑去念大學看看人生是否有別的出路。
不理拉森有多容易讓人遺忘?譬如、筆者完全忘記她演過Scott Pilgrim vs. the World (2010) ,金髮Envy高唱Metric的Black Sheep。台詞只有幾句髒話的的死魚臉Aubrey Plaza記憶值還比較高....
「我不是陳腔濫調,萬物與我為敵;我不夠漂亮演女主角,又不夠書卷氣演怪胎女孩。沒有一個角色可以讓我演。I wasn't a cliche, and it always worked against me. I wasn't pretty enough to play the popular girl, I wasn't mousy enough to be the mousy girl, so I never fit in.」
這句話的原文充滿各種感傷: I wasn't pretty enough... I wasn't mousy enough...。
不理拉森靠著《她和她的小鬼們Short Term 12》茵地片絕地大反功,這次演出《不存在的房間Room》讓她直接成為奧斯卡大熱門。
是的,普妹的復仇。這次不理拿最佳女主角的機率相當高(寫這篇的時候她不意外地奪下小金人)。面對外國軍團姊妹們環伺,不理成為把奧斯卡獎留在美國的希望。
普妹,很難想像美國影壇開始平易近人起來:冰霜美人以及氣質小家碧玉的女孩不太流行,現在疑似流行普妹。珍妮佛勞倫斯是最佳的普妹典範;鬼塔假髮是文青類型普妹之巔。不理也加入了普妹的行列。她們通常骨架寬大、臉型方正。私底下衣服亂穿一通邋遢路人化。她們百無禁忌,偶爾說出大家不敢說的話。她們就像是公車上會扶老攜幼的善良女孩,第一眼覺得普通。之後完全忘記她們的長相。當然,她們會試圖用化妝品以及廠商贊助之高級訂製服扭轉觀眾的想法。很多時候你不忍心告訴她們,這有點徒勞無功。
但你還是喜歡看到她們出現在電影螢幕上。看鬼塔假髮在紐約旋轉跳躍,奔跑於艱難的夢想路上,偶爾會讓你想到自己的人生。
「我很重視隱私。所以拍這部片的時候我完全不想和那些女孩面對面訪談。」不理說。
她也是個很在乎個人隱私的演員,幾乎不再訪談中談論自己的感受,小心翼翼經營自幾排山倒海而來的成功。這和珍妮佛勞倫斯差異極大。
恩,畢竟普妹百百種,普妹的復仇也有各種不同的姿態。
延伸閱讀:玉女古風蕩然無存
I Smile Back (2015) B-
法法說,這部片讓人對演員肅然起敬,但他就是無法喜歡這部電影。
以演技論,Sarah Silverman真是跌破大家眼鏡的出色。誰會覺得一個喜劇演員在演出劇情片的時候能發揮的爐火純青,好像在是stand up(喜劇個人秀)十幾年的功力突然爆開一樣。
接受DP/30訪談時,Sarah說請不要歧視喜劇演員好嗎?我在喜劇表演的時候和演出劇情片一模一樣啊(the same acting muscle)。
最後一次,為兒女準備早餐。那一場戲,Sarah Silverman演得好好。
這個角色實在太生活化了、太真實了。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會碰到像Laney這樣的女人:那種無法放下兒時創傷、性愛成癮、性格怪異、拚了命想當一個好母親的女人。我們通常都會厭惡這種人,無法不再她背後八卦與竊竊私語。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影像應該記錄下這種女人的身影。
延伸閱讀:法法心得
憂傷大象之歌Elephant Song (2014) C-
「你看過杜蘭的《憂鬱大象之歌》嗎?」「嗯?!」「就是他演一個精神病患。和醫生鬥法。」「喔...這樣說來好像有點印象,不過一定是因為不怎麼樣,所以不記得了。」
杜蘭飾演的精神病患和「失蹤」醫生的關係是柏拉圖戀情(杜蘭本人想要肉體關係,所以才會拍裸照給醫生),醫生只對他的腦子著迷。杜蘭隱瞞了醫生出去的事,讓大家以為他把醫生怎麼了,事實上醫生毫髮無傷。護士也只是知道他不能吃核果的秘密而已,沒什麼特別的。推理太弱啦!根本沒怎樣啊!!一個病患過不去自己「娘不愛爹不疼」的那一關,想到和爸爸打獵時那隻死去的大象,so what!!!
不過一定是因為不怎麼樣,所以不記得了。儼然是本片最佳註解。
留言列表